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吴为山——丹心铸魂

时间:2023-1-3 13:29:04100 点击:

南京雕塑协会: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置身新时代,对“为什么创作”“创作什么”“怎么创作”等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体现着其价值观和艺术观。20多年前,吴为山立足民族传统放眼世界,创造性地提出“写意雕塑”理论观点,并将这一创造性的语言以其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阐释与佐证了其艺术理论价值。在历史的悠久时空和近现代红色文脉及当代生活、文明对话等不同题材的表现中,以“写意精神”塑造了一尊尊客观本然的存在,诗风浩荡,神韵非凡,反映了艺术家30多年来艺术人生中的思考。


一名艺术工作者,对“为什么创作”“创作什么”“怎么创作”等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体现着其价值观和艺术观。


回顾自己近40年的艺术历程,特别是近10年以来的创作,深感中华民族丰厚的文明史,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以及新时代涌现出的“时代楷模”人物……这些不仅触动我的情感,净化我的心灵,更为我的主题性雕塑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让我明确了创作视角与创作立场,注重作品价值导向的引领性。“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家国情怀”“为写意雕塑立言”“为民族鉴史立碑”“以艺通心,问道世界”,是我不变的初心。


概括而言,我的主题性雕塑创作主要由红色革命主题、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主题、近现代中国历史主题、文明对话主题等构成。而我提出并践行的写意雕塑,则贯穿于整个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始终。

640.jpg

吴为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

——家破人亡》 雕塑 高1150cm 2007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至今,我创作完成的红色革命主题雕塑已达70多件。1985年,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当年23岁的我为江苏盐城创作了大型红色革命主题雕塑《新四军东进》。之后,我不断研究如何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人和事从青铜与石头的金石之声中塑造出来,在锤炼艺术语言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我的红色革命主题创作,包括为革命导师、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劳模和时代楷模塑像。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创作的《马克思》雕像立于德国的特里尔市。该雕塑在立意上,重点刻画了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马克思形象,选取人物行进中的姿态,从而有别于一般的站像、坐像的纪念碑,也有别于一般举手势的政治家雕像。在塑造手法上,我结合写意与写实,不仅准确地、微妙地表现了马克思的形象,更深入刻画、呈现他的精神世界,以睿智、深沉、从容的神韵使这位革命导师形神兼备地“行走”在他的故乡。这件作品,既契合了德国人民的意愿,也表达了今天中国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为一名雕塑家,我极为荣幸地接受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创作大型雕塑《旗帜》的任务。作为建党百年重大纪念活动的重要作品,《旗帜》从初创到最终完成,历时两年多,作品经过了16次大改、数十次细节修改以及无数次研究、推敲、打磨。这件作品系统性地强化了雕塑对“势”的表达。“势”是中国传统艺术乃至传统哲学、美学的重要范畴。在此,形式层面的“势”可分为形势、动势、气势三个层面。形势即空间形态形体的布局与限定,是确定作品情绪的准绳。形势往往在倾斜中凸显,其延伸感和张力会加大情绪的力度。动势即动作的方向。动势的表达是对时间与空间的记录与凝练。通过规划动势,引导观者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力量与生命。气势是贯穿于作品中的一股无形能量,是让观者回味创作过程,体会气息律动,领悟创作者精神高度的关键所在。《旗帜》是能充分体现出形势、动势、气势的代表作品。其形势,以明快爽朗、变化微妙的弧面、曲面、平面形成流畅富于韵律的线条,将起承转合、跌宕回旋的节奏和雕塑的块面、体积、空间融合在一起。强烈的色彩,则使雕塑在任何光线下都展示出不同的魅力,寓意中国共产党在任何艰难曲折的历史背景下都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披荆斩棘,走向胜利。其动势,从正面看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航行。从俯视角度可以看到,在旗帜上方构成了面向观众的一条大弧线,呈现出迎风飞扬的飘动感。而旗帜尾口形成的“S”形则是另一条曲线。由此,上端飘扬曲折,下端平直挺立,曲直交织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其气势,是在意象中揭示深刻的主题,以极简的造型表达深刻的内涵,既平面又立体,既具象又抽象,使无形的理念、信念转化为视觉造型,并通过巧妙的形式营构出崇高感。


由是可见,红色题材雕塑的创作,离不开精神的洗礼、情感的投入、形式的提炼和境界的升华。

640.jpg

吴为山《雷锋》雕塑

 90cm×88cm×190cm 2012年

640.jpg

吴为山《鉴真》 雕塑 

132cm×122cm×210cm 2022


我所致力于创作的诸多中华民族杰出人物塑像,无疑是主题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之后,价值取向多元,人们似乎淡忘了中华民族历史中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回望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化史,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范仲淹、鲁迅……这些杰出人物立功、立德、立言,无论“处江湖之远”抑或“居庙堂之高”,皆心忧黎元,胸怀家国天下!我深感一个民族的兴盛,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民族之魂支撑。而民族之魂则是由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文化所孕育,它是无数先贤不屈不挠精神的铸就。在历史发展的每个坐标点上,都有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形象刻载着民族兴衰的沧桑。因此,我决定用一生来完成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塑造中华杰出人物。季羡林先生看了我的部分中华杰出人物塑像后,曾写下“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并说“知识分子爱国没商量!”


斯言诚哉。中华文化之强劲的伟力——那些历史的精英、文化的巨擘,在沧海横流、浴火重生中,终以其精神而自塑成一尊尊不朽的民族精神丰碑。他们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感染力和感召力,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行!为他们立碑塑像,就是为道统、为文脉、为审美树立榜样和标杆,当这些内蕴着中华民族道德与智慧,大写的中国人立于世界之时,便讲述了一个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30多年来,我创作的数百尊中华民族杰出人物雕塑或收录于学校教材,或立于城市广场、名胜景区、纪念馆、博物馆、学校等公共空间,它们顺应时代诉求,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的思想、情怀和对人类的价值。

640.jpg

吴为山《袁隆平》 雕塑 

 高522cm 2022年

2005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启动,我应邀在纪念馆的建筑空间中创作一组雕塑。如此重大的题材,如此重要的地点,如此壮观的场馆,雕什么?塑什么?雕塑者何为?我精心营建了一个既融入现实环境又独立于现实环境之外的巨构,以高起——低落——流线蜿蜒——上升——升腾的节律对应着主雕《家破人亡》、群雕《逃难》(十组人物)以及《冤魂呐喊》。《冤魂呐喊》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是冤屈的吼声,是渴望正义的呼号。作品立意于记住历史而非记住仇恨,故而整个组雕,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我艺术地“复活”了那些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之下逃难的同胞,他们与今天的大屠杀幸存者共同为历史作证!


今天的中国,有责任、有担当向世界传递和平价值观。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以“对话”主题的作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艺通心,适逢其时。如立于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的《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是艺术家之间的对话;立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的《灵魂之门——乌克兰诗人舍甫琴科与中国诗圣杜甫对话》,是诗人之间的对话;立于希腊雅典卫城山脚下阿果拉广场的《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是哲学家之间的对话。随着新时代中国向世界展示蓬勃向上的气象,文明对话不断深入。如巴西库里提巴市还因为我所创作的孔子像落成而将市政广场命名为“中国广场”。我以孔子问道于老子为主题创作的雕塑《问道》,也应邀落成于欧洲、美洲、亚洲的多个国家。孔子问道于老子,体现了中国人尊重知识的真诚态度,告诉世人只有将问道、传道相结合,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对话,才能增进了解,共谋发展。近年来,我创作的《隐元》《鉴真》《曹雪芹》,又分别立于日本的长崎、东京和伊朗设拉子市贾汗纳马公园,与当地观众对话……

640.jpg

吴为山《铁军忠魂》 雕塑

高680cm 2021年

640.jpg

吴为山《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

雕塑 90cm×65cm×350cm×2 2012年


文明对话,本质是心灵、是精神,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至今为止,我已有53件雕塑作品落成于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雕塑作品就像一个个文明互鉴的种子散播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发芽,并逐渐结出美丽的文明交融、心灵互通之花,表征着当代中国的“对话”意愿和“对话”能力,折射着不同文明背景下,人民之间情感融汇、思想互动和价值共鸣。当然,在此对话中,艺术创造的特征及审美语言作为一种话语体系,尤显重要。


写意,乃中国艺术的精神,源自天象地脉的意象,合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表现为象、气、道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写意精神的意象图式驻落于所有中国美术门类之中。写意的美学特征与表现形式与中国文化的主体,即中国文化人的神貌同质同构,它不仅是一种方式,更是文化取向。当诗风浩荡的中国写意碰撞于西方古典传统的写实和现代主义的抽象时,便形成了新的艺术创造。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就开始探索和总结雕塑如何能最直接地反映传统艺术中的“写意”内涵。我一方面提炼和突出作品意象的本土性特点,另一方面,在创作中借鉴书法“写”的意味。2002年,我首次提出了“写意雕塑”的概念,既是对传统雕塑文脉的接续,同时也涵纳西方现代审美理念而实现了雕塑传统的现代性转换,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将自身置于世界雕塑现代性体系中所形成的“新话语”,亦是中国雕塑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某种主动性文化建构,其向世界发出中国文化的时代之声,输出当代中国艺术的价值观。“写意雕塑既是中国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这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熊秉明语)于我而言,写意雕塑是创作方法、审美风格、哲学思考,更是回应时代主题的生命答卷!

640.jpg

吴为山《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雕塑 

280cm×150cm×435cm 2021年


似乎是冥冥中的注定,我的使命,便如我的名字——“为山”。置身于祖国的绿水青山,面对耸峙如山的民族优秀传统和当代创造,我将一如既往,不断攀登艺术之山、文化之山、精神之山,以丹心铸艺魂,为人民创作,为时代立碑,向世界彰显中国文艺的无限风光!


南京雕塑协会

关于协会 协会会员 协会活动 会员服务 新闻中心 作品赏析 艺术沙龙 学术报告厅 雕塑公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2-2019 南京市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学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院 南京雕协 南京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