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雕塑协会:
在塑料制品远未普及的从前,我们的先辈习惯用双手,从自然中获取材料,制成可心的日常器物。
手编出来的竹器,扎实而富有弹性,让普通器皿,生出一番中国式的清丽神采。
竹编器皿天然舒适的特性,淡雅的花纹,质朴的材质,带来一股自然的抚慰。
在盛产竹子的嵊州,以竹为媒,实现朴素的生活理想,显得顺理成章。
如果你到过嵊州,你一定会为竹海的翠色着迷。毕竟,有人写过,萧萧丛立的竹海,不刮风不下雨,也有幽深的山林感。
这是个被大自然特别眷顾的地方。
嵊州竹编,拥有从汉、晋时期就史上有名的傲人历史,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种传承落到了吕成的肩膀上。
吕成的竹编人生,从17岁初中毕业就开始了。
但他与竹编的深厚情谊,却是一出生就在累积。父亲是原竹编厂的厂长,儿时的他,常常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到竹编厂玩耍。
闻惯了竹子味,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竹材到竹器的神奇变化,年少的他似乎就已有所心得。
多年后,他做出了与父亲相同的选择,与竹编相伴一生。
吕成说,做竹编最难的是剖篾这一关。有的人拿起竹刀就发怵,让挺拔的竹子变成易驯服的柔韧竹丝,得堪堪花去三年的功夫。
熟练之后,劈成的篾丝细如发,篾片薄如纸,可以编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这薄如纸、细如丝的竹材,已经幻化出了360多种编织图案、6000多个花色品种。嵊州竹编的厉害之处,还有漂白、花筋、蓝胎漆、防蛀、脱脂、模拟动物等六项创新。
吕成,除了跟随父亲手作心传,还拜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俞樟根大师学习。
嵊州竹编的工序包括:设计、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丝篾片、防蛀防霉、染色、编织、雕花配件、装配、油漆等。
一道一道,眼到手到的过程,也是磨练心性的过程。
竹编的核心工艺流程,基本依靠手工,光是传世的编织手法与花样,就有几百种:插、穿、削、锁、钉、套……菊花底、雪花编、和尚头……
虽然现已有机器可协助劈篾,但机器的bug是,会损坏竹材原有的纤维结构。
所以,不以效率为优先,吕成仍然坚持手工劈篾,保障产品的手工质感与耐用度。
每一道工序皆由双手来完成,需要一丝不苟的专注,也仰仗那么一点持续钻研的韧劲,直到吕成创办的竹编厂声名在外,他的作品,也屡获殊荣。
2016年吕成创作的作品《龙舟》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永久收藏。
2013年11月15号,凌晨三点。
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吕成依然对那场大火记忆犹新。
他说,对于当时的他来说,竹编厂就是一切。2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年轻的他一个人操办了这些年,才让这间竹编厂像模像样。
听到着火的消息,他爬起来就往厂子赶。远远的就看到火已经烧得很旺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爬上两米多高的铁门的,也不知道是如何抢救所剩无几的货品的。
七年的积累就这样被付之一炬。
对吕成来说,从头开始的只有厂子,他对竹编的坚持和热爱,早就已经深植在肌理发肤中。
创作一件竹编作品,需要旷日持久的精工细活。而竹器的市场表现,还未能完全得到验证。
传承,成了吕成绕不过去的问题。
他曾经半试探的问过女儿,是否愿意学习竹编,并以此为生?
那时候刚经历了那场大火,女儿吕爽的心中对继承竹编是抱有疑惑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人生似乎有着太广阔的想象力,太丰盛的选择。
也许朴素的传承,与家学渊源有关。在大学的一次文创设计大赛中,吕爽凭借一副竹编首饰脱颖而出。
日本大师的作品在我看来相当完美。
他们注重在竹编作品中融入现代元素,比如几何线条,在艺术性上是追求极致的。
我觉得最难的是剖篾。
现在的小孩子拿着竹刀就会很害怕,确实没有掌握技巧要领的话,很容易受伤。
最重要的是能静下心来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行。
要热爱这份手艺,我热爱我的竹编,这一辈子的心就在竹编里面了。
竹编器物,也许是它的亲切朴素
好像离我们更近
它记录着童年时代纯粹而珍贵的时光
编织的纹路里
满是东方的细腻哲思和生活智慧
手工的呼吸、心跳、温度
都在那一件件器物里
南京雕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