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左手锄头,右手刻刀

时间:2022-10-19 10:49:23100 点击:

南京雕塑协会:

马若特,一个非常西化的名字,很难让人把它跟中国的一个普通农民联系在一起,一如人们很难把这个普通农民跟雕塑家联系在一起。但是,马若特就是这样令人惊奇,左手锄头,右手刻刀,在农田劳作与雕塑艺术两种不同的领域中悠游穿梭,并尽情享受着他的诗意生活。

1.jpg

马若特是河北曲阳人,1974 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曲阳雕刻学校,后来曾在天津美院进修,1998年又到于庆成雕塑工作室工作两年,之后回乡务农,直至现在。

对于马若特来说,田地是他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物质保障,而雕塑则在满足着他的精神追求。农民与雕塑家两种身份,于马若特而言说不清孰轻孰重,两者的结合,使马若特在农民中显得那么异类,但同时也成就了他在雕塑家中的独特。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取材于农村生活。每一件、每一组作品,都在讲述一个普见于农村的故事,故事中流淌着农民的情绪:有欢庆场面中敲锣打鼓的喜气洋洋,有在外打工要不回工钱的愁肠百结,有老夫老妻相依相守的温馨恬淡,有年迈老母接到在外的儿女打来的电话时的欢喜快活……如此种种,马若特细心地捕捉到它们,并原汁原味地加以再现,自然而纯粹,夹带着泥土味扑面而来,一下就打动了观者的心。可以说,为农民代言,是马若特雕塑的出发点。马若特自己也说,他就是想表现农村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态,表达他们的追求、期盼、苦闷等等一切的内心所想。

2.jpg

农村是马若特生之所依,是他的情之所系,他对城市有着天生的拒斥。“在农村你可以走得慢慢的,脚踩着土地心里特别踏实。”城市太吵太闹,节奏也太快,而“羊咩咩、猪哼哼”那样恬静的农村生活,可以抚平一个人心灵的骚动与急躁,使他能够安静下来,沉入自己的艺术世界,享受无限美好的创造生活。

3.jpg

质朴憨直的秉性使得马若特并不擅长思考艰深的哲学问题,但这并不说明他的作品没有深度,那种对乡野自然生活的再现本身就包含了言之不尽的无限意味。但显然,现在的马若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于艺术的热爱使马若特急于提升自己,急于获取别人的认可,于是他开始刻意去表达所谓“现代的情感”,在创作观念上开始转向“符号化”,抛弃了以往打动我们的生动细致塑造,而诉之于所谓“抽象”的语言,他认为这种现代转向便走向了艺术的“国际化”。是在这种观念下便产生了抹掉面庞的裸体女郎以及抬起上身盯视自己高高竖起的阴茎的裸体男性这样的作品,马若特以此来表现当下社会中的性泛滥与性苦闷。可是,这样的作品除了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不快之外,多大程度上能引发我们的深层思考呢?在此,我们还是要再提一次那句老生常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与西方的平等对话中,民族传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尤其是对马若特这样的民间雕塑家以及刚刚踏上艺术之途、正在摸索的年轻人来说,若没有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宽广的艺术视野,还是踏实一些、本分一些的好。所谓“一动不如一静”,意义正在于此。

55.jpg

立定在坚实广阔的乡野大地中,不必着急追赶艺术潮流,不必强求思考的行而上,坚守住农民的本色,保持住“造化自然”的灵气,于马若特而言,是谓正途。

南京雕塑协会

关于协会 协会会员 协会活动 会员服务 新闻中心 作品赏析 艺术沙龙 学术报告厅 雕塑公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2-2019 南京市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学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院 南京雕协 南京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