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龙凤的起源和传说

时间:2022-10-18 16:02:55100 点击:

南京雕塑协会:

龙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理想动物形象。由于古代人们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还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和自然界作斗争中,人们要求战胜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灾害,他们借助于想象和幻想,形成了对龙凤等理想动物的崇拜,并把龙凤作为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图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又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感受中不断地创造和丰富了龙凤形象和龙凤艺术。

111.png

古代文献中的《山海经》、《诗经》、《竹书纪年》、周《易》、《尚书》、《左传》、《楚辞》、《史记》………都有许多关于龙凤的记述。如上古时代的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等大部落联盟的大酋长,都是龙的后裔:发明渔猎畜牧的伏羲是华胥履雷泽所生。《太平御览》:“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伏羲)。”居于黄河上游的炎帝(神农氏)是神龙所生。《帝王世纪》:“神农氏、姜 姓也,母曰任姒,有矫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海外西经》:“轩辕之国,人面蛇身。”轩辕黄帝也是“龙蛇之身。”《帝王世纪》:“帝尧……母庆都出洛渚,遇赤龙,感孕……”。帝尧是赤龙后裔,而神农伏羲和炼石补天搏土作人的女娲氏都是人面蛇身;《伪列子·黄帝篇》:“庖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后来人们还把伏羲和女娲氏连在一起说成是人类的始祖。这些赫赫有名的部族联盟领袖都是龙蛇的后裔。有趣的是从原始彩陶和铜器、石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人面蛇身的图象,甘肃武山县出土的仰韶文化原始彩陶有人面蛇身纹和人面龙蛇纹;商代铜器有《人面蛇身纹卣》。山东、四川等地汉代石刻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

传说中同属于龙蛇族的还有雷神、共工、烛龙……等。《山海经·大荒北经》:“赤水之北,有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谓烛龙”,说明烛龙氏族的图腾是赤色的人面蛇身。《竹书纪年》所记,龙的氏族还有“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飞龙氏……”。而教化万民统一华夏的黄帝,就出于人面蛇身的轩辕之国。黄帝的苗裔遍于九州。华夏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由于龙的形象与图腾,成为氏族的保护神,所以在古代也是天下大治太平盛世的象征。

22222.jpg

凤是中国古代东方部族崇拜的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东方少皞大部族中就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等二十四个氏族。殷商和秦赵等国都是凤氏族的子孙。商的先祖契(大费),是简狄吞食玄鸟卵怀孕而生《诗·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史记·殷本记》也有:“殷契,母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的记载。古代玄鸟即凤鸟,屈原在《天问》和《离骚》中说到简狄时,就把玄鸟和凤鸟都作为同义辞。《史记·秦本记》还记载了秦的祖先大业,也是玄鸟降生的故事:“……女修织,见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后来大业的儿子大费(伯益)协助夏禹兴修水利,又“佐舜调训鸟兽”。舜赐大费姓赢氏,大费成为后来赢秦的始祖。周缪 王时凤氏族大费的后代造父为缪王驾驽战车,一11千里,讨平徐堰王之乱,周缪王以赵域封给造文,成为后来的赵国。

33333.jpg

古代崇拜禽鸟的民族很多,我国古代羿射九日的羿氏族和夏代的后羿,都是出于鸟氏族的部落。朝鲜族和满族的祖先传说也是吞食神鸟卵所生。

历代也把凤鸟作为象征天下太平,如意吉祥的瑞物。《山海经》:“女林之山……有鸟焉,其形如翟(雀),五采而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又《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鹰文曰仁,腹文曰信,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人们把一切美德都加诸凤凰身上,凤凰象征了古代崇高的道德信念。《诗经》:“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浦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是人们生活中高贵而美好的象征。

原始社会时期,龙与蛇、凤与鸟在内容和形式上是难以区分的。直到进入了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对祖先崇拜转入对神灵的崇拜。龙和蛇、凤和鸟的纹样才有了较明显的区别。商代的甲骨文就有很多龙凤的字样,这些龙凤字样上半都有特殊的“辛”符号,表明了龙和凤的神圣地位,(这也和甲骨文金文中帝字的上半一样),据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解释龙凤两字头上载“辛”都是象征光明和威仪的含义,这也正是龙凤不同于一般蛇和鸟的地方。商代以后龙凤艺术形象的特征也在于头上载有冠状或角状的象征饰物。

从古代著述记载的神话传说表明,龙和凤起源于原始社会,两者都是上古时代氏族的图腾,是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原始文化艺术发展的产物,但是要充分说明龙凤起源于原始社会文化,还要从原始社会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来作可靠的印证。


南京雕塑协会

关于协会 协会会员 协会活动 会员服务 新闻中心 作品赏析 艺术沙龙 学术报告厅 雕塑公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2-2019 南京市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学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院 南京雕协 南京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