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西型东韵——谈李象群文人雕塑《元四家》

时间:2022-9-2 14:49:58100 点击:

南京雕塑协会:

1111.jpg

李象群1961年生,满族。现为鲁迅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今天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家融汇东西,以中国文化底蕴为支撑,展现出诸多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艺术作品。中国民族气派,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既有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正、雄健、充实、浑厚、磅礴的阳刚气象,同时又兼具自然、虚静、空灵的阴柔品格以及冲淡、冥想、觉悟、圆满的洒脱禅境,既有纵贯古今、吐故纳新的胸怀,又具横融中外、激浊扬清的风度以及圆通、整合、和谐、包容的大气。

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李象群的作品,运用西方雕塑的塑造手法,加入中国传统雕塑的线条与色彩之美,其作品凸显了中国文人在雕塑艺术上对“意境”的营造。而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自身的材质、形态、颜色与空间的尺度、光线、质感以及背后的人文内涵等共同形成的复杂现象。

11111.jpg

李象群  圣·彼岸  白铜  365×284×296厘米  2018  风云塑 嘉德艺术中心


作为中国艺术经典代表之一的山水画,经历了五代、唐宋,在元代出现了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巅峰。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蒙古族能征善战却不善于管理,其疆域空前广大,民族杂居,区域文化剧烈碰撞与交融,与西方不同宗教的接触也使得当时的人们具有了国际化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最有底蕴的文人、儒士由于在政治上得不到重用而转入“艺术圈”,用艺术作品传递他们对社会与人生的思索以及想象。

“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是文人山水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同时生活于江浙一带,他们追求笔墨的意趣,有着相似的艺术追求。黄公望略施淡赭的“浅绛山水”简约且深厚;王蒙布局高山流水回环重叠,景致稠密雾气隐绕,林峦叠嶂间却尽显苍茫;倪瓒疏林彼岸间以寥寥笔墨展现的旷逸,轻松却老道,平淡天真;吴镇笔墨酣畅坚实,不时用干笔皴擦,古厚之气浓郁。李象群将元代文人的墨戏、神韵、逸气、士气等美学思想融入形态的创作中,东西方造型艺术的精髓在他的手中交融,其手法严谨且概括,塑造与表现充满感性的体悟,使得具象化的形体具有浓厚的个人艺术气息与灵性。

22222.jpg

李象群  元四家(从左至右依次为:王蒙、倪瓒、吴镇、黄公望) 汉白玉  风云塑 嘉德艺术中心

《王蒙》 136×140×110厘米  2015

《倪瓒》 210×82×68厘米  2013

《吴镇》 200×85×110厘米  2016

《黄公望》 185×65×66厘米  2013

李象群的《元四家》经历了四年的创作时间,他在对经典文化的拆解与重读后,分析人物心理状态,进而刻画出四人各异的动势,最终形成一组生动的人物群像。《元四家》曾经尝试使用不同的材质呈现,包括玻璃钢着色、白铜、镜面不锈钢、汉白玉,这无疑是艺术家将材质作为艺术语言的重要探索。最初的版本是玻璃钢着色,李象群提取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画常用的颜色朱磦、赭石、酞青蓝等,使用国画皴擦晕染之法,将山水之意勾勒于雕塑形体之上。寥寥几笔色彩施于玻璃钢淡黄色的固有色之上,如泼墨于肩膀之处向下流淌,或于帽檐、衣角、指尖再染上一点,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3333.jpg

李象群  元四家之王蒙  高铬不锈钢  145×127×115厘米  2015

《元四家》具有文人山水特有的书写性:欲左先右、虚入虚出、开合之节奏以及前后呼应的平衡感。透过这件作品的创作手稿,笔者注意到李象群手稿中的线与古代文人画的笔墨语言惊人地相似,都运用了书法的线,借助宣纸与水墨随性而来。这种“书法的线条”有着不可思议的诗性想象空间,从创作的草图一直贯穿于其雕塑作品。《元四家》塑造的造型收放有度,手法凝重而简约,好似趁泥巴未干透,在书写中一气呵成,处处呈现着东方美学,具有如神来之笔般的韵味。“笔略到而意已具”,这种实处见虚、虚处见实的美妙之处,正是介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意境”空间。

5555.jpg

李象群  元四家之吴镇  高铬不锈钢  175×90×25厘米  2016

这组作品最常见的陈列方式是左右相邻依次排列,从左到右分别是《王蒙》《倪瓒》《吴镇》《黄公望》,前三者在空间中较为接近,局部有叠压,从纵向上看,《王蒙》《黄公望》在前,《倪瓒》次靠后,《吴镇》在相对较深处。从形式构成上看,《王蒙》重心向左压,微微颔首做沉思状,颜色从左侧向右由深入浅,相较左侧盘卧的动作右侧自然舒展,其盘坐的腿也指向画面右侧,似书法运笔的开端,其线条的运动方向将人们的视线引入空间中;《倪瓒》是画面中的制高点,其受道教影响文化修养较高,其形态也较中正,双肩施重色向下过度,眉头紧锁,正展示其孤傲的形象;《吴镇》位于纵向上最后的位置,脸向后扬起,表现其特立独行的性格,左侧拂袖向前,用线条的动向打开位于画面中间纵深的空间,与前景呼应,右侧手臂自然下垂用以收势;《黄公望》位于最右侧,与前三座雕塑稍有距离,像书法中的枯笔给人以节奏上的变化,头部向右侧远眺,腿部却向左将气韵收回。整个作品对色彩的使用在视觉上浑然一体,如绵延的山丘沟壑。

《元四家》由四座塑像交叉重叠形成虚实相生的整体的独特景观,其写意性与文人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四人也皆像那山水画中之人,并未刻画具体的五官,重在传神,影影绰绰间尽是中国审美精神的传承与再现。


55555.jpg

李象群  元四家之黄公望  高铬不锈钢  168×25×26厘米  2013

《元四家》曾经多次根据展览场地的变化转换过材质,其在故宫博物院“城·象——李象群艺术展”展览时,材料为镜面不锈钢。笔者在这里称其为“无色”,接近禅宗美学里“空”的状态,这也是使作品能够跟环境合二为一的基本条件。雕塑通体的镜面材质反射着红墙黄瓦这一特殊的背景,高墙外的喧嚣、熙熙攘攘的市井与场地内的静形成鲜明对比。笔者仿佛置身云霄之巅,不禁寂静由心生发。李象群形容这次展览是“文化空间的造像”。这个具有禅宗美学特征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明心见性”的场性,艺术家觉知着自我的主体精神,直到最高的灵境的启示,向观者传达着自性与自度。能够达到这一高度,主要也是因为创作者具备与“元四家”一致的生命状态,在孤傲与清高的情趣中,追寻诗性的客观物镜与主观心境的合一的境界。野口勇曾说:“雕塑作品应作为空间的和谐者和人性化者存在。”说到这里,笔者必然要提到镜面不锈钢版本《元四家》的另一个展览场景——松美术馆。

77777.jpg

李象群  元四家之倪瓒  高铬不锈钢  173×25×49厘米  2013


在松美术馆“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展览上,《元四家》映衬着松美术馆的白墙与松柏,极具东方意味,让空间成为能够包容艺术的“自然”。在这里,《元四家》的身体上被映满了白色的几何形状、绿色的植物与蓝色的天空,空间与雕塑破除了边界与差异,一切是那么的圆融,“物我合一”,颇具禅味。在作品的引导下,艺术体悟超越了逻辑思维,每个观者都是独特的生命现象,审美主体透过雕塑看到了“我”本身,那是抛开外界俗物的无限大的精神世界。黑格尔在其论著《精神现象学》中提到“无疑地我意谓一个个别的自我,但是正如我不能说出我所意谓的这时这里,同样我也不能说出我所意谓的自我。”(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来自西方的这种不可准确描述与来自东方的禅的“意不可言”相通,将客观物象转化为心灵的净化,那种与自然相容的灵感,经历了禅的诗化,升华到形而上的层面。李象群跨越时空地将《元四家》带入当代场景中,以其隐性的雕塑语言与建筑物的构造悄然融合,带给观者陌生的精神风景。李象群在2019年尝试用汉白玉的材质呈现《元四家》,那是一种温润的“白”,背后衬着白色的纱帘。白色是最纯净的色彩之一,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真实的不断探索中,寻到了一种本身固有色最接近精神颜色的石头——汉白玉。汉白玉的白具有魔力,是接近午后光晕自然散开的具有特殊光泽的乳白色,这使雕塑语言发生了质的转变,笔者在此体验到了“空非空”的超然。在光线暗淡的展场中,似有一抹光,伴随着空气中的灰尘,营造了一个至淡至虚的场性,将观者引入静的状态,不住于某一物某一念,这是一个禅化的过程——明心见性。

笔者在此看到艺术家以欧洲具象雕塑的造型方式塑造了千年不朽的文人山水,来自文人墨客的精神痕迹统统汇聚成当代的生命之塑像

55555.jpg

李象群  行者  高铬不锈钢  500×200×200厘米  2012

通过李象群的代表作《元四家》,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当代艺术从不同层面已逐步摆脱西方的桎梏,开始寻求自身的特殊性,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艺术无疑是中国艺术家带给世界的独特景观。展览场地也从静置的展厅走出,穿越时空,形成特有的空间存在,审美群体也能够从更复杂的文化层面去看待艺术。

艺术带给空间的异质同构是具有创新性的,很多关于精神抽象的演绎描绘着“真实”。在某一瞬间,你是否放弃过眼睛的可视或耳朵的可听来体悟人生?不同的认知决定不同的描述方式,传递着人们对文化现象的超然想象,那种超脱场所带来的高峰体验常是属于当代艺术现场的聚变。我们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浸入当代艺术的框架中,其非描述性的语言正展现了形象思维法则的灵魂,似是非是地驰骋于主客观之间。

我们就此发问,是否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中国哲学的独特观感?李象群的《元四家》打破传统具象雕塑的再现性与客观性,具有强烈的表现性与写意感,形成既具备西方意识形态又饱含中国审美“意境”的作品,其艺超越了视觉形式美感,以浓郁的中国气派臻于无象之妙境,这无疑给新时代的中国雕塑提供了探索的新方位与新向度。

南京雕塑协会





关于协会 协会会员 协会活动 会员服务 新闻中心 作品赏析 艺术沙龙 学术报告厅 雕塑公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2-2019 南京市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学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院 南京雕协 南京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