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沙龙> 雕塑名家

雕塑家吴为山:以时代风格雕塑中国精神

时间:2015-8-23 7:05:54100 点击:

1c872c5893b417226dcc1d.jpg

作品《逃难》

对于吴为山这个名字,大众知道他是《孔子像》、《老子像》的创作者,他的雕塑曾经打动了荷兰女王,他还是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的雕塑金奖获得者,也是英国皇家“攀格林奖”的第一位亚洲获得者。这些容易被媒体捕捉到的热点事件,总是把吴为山描述得像一个被不断冠以荣誉光环的外交官。

刚刚结束的7月22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美术展”的揭幕仪式之后,吴为山又匆忙赶到四川参加某公共雕塑的评审会,25日与助手赶晚班飞机回到北京时已经凌晨1点钟,为的是不耽误26日一早的另外一场重要会议。吴为山的工作节奏马不停蹄,这也是唯一能解释他对艺术创作、文化传播、学术建设都能兼顾得当的原因了。翻看吴为山长长的履历,记者惊讶于他的勤奋与执着。

为中华民族文化造像

这种勤奋与执着是性格使然。吴为山还在青春年少时,就用偏爱艺术的理想和现实进行过一番较量——他历经四次高考。1983年,吴为山终于被南京师范学院录取,成为一名美术系油画专业的学生,结束了他在无锡工艺技校捏泥人的经历。“我心中有一个很大的理想,就是走出泥人的天地,我要走向一个更大的艺术空间。”吴为山坚定地说。

上世纪80年代,吴为山大学毕业后,留校在大学当老师。1991年的一个夏日,29岁的吴为山接到了一个邀请——“当代草圣”林散之的长子林昌午请吴为山为父亲塑一尊半身像,放置在林散之纪念馆。即使心怀忐忑,吴为山还是应下了这份邀请,踏上了他塑造中国文化名人的起跑线。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当时的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吴为山与母亲、妻女挤在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吴为山在家人熟睡之后的晚上,埋头于品读林散之先生诗、书、画,感受林先生的文化性情。当雕塑完成之后,林昌午的肯定和激动,他的一句“父亲活了”让吴为山惊讶于自己的创作。

从这第一尊塑像,吴为山想到了塑造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圣贤。“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要用手中的泥土,去留住哲学家的思考、科学家的思维、教育家的思想,以表达我对祖国泱泱五千年文明的敬意。”之后,吴作人、费孝通、田家炳众多名人的塑像在吴为山手中的泥土里呈现出来。

九十年代中期,吴为山开始从现代文化名人的创作范围扩大至历史文化名人,老子、孔子、王献之、黄宾虹、齐白石……吴为山通过无数先贤名人系列雕塑梳理着一部雕塑文化史。“我想用雕塑的方式把他们的形象塑造出来,孔子也好、老子也好、苏东坡也好、李白也好。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把他们塑造出来形成一个巨大的雕塑森林,让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立在历史的空间当中,而这个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空间,这种空间会占据整个社会的、年轻人的思想空间、精神空间、价值取向的空间。这样民族的精神就会被确立起来,而不只停留在口头和书本上。”吴为山说。

为大屠杀遇难同胞塑魂

2005年,中共江苏省委委托吴为山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设计大型组雕,吴为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2005年12月15日是“大屠杀”祭日两天后。时值寒冬,北风凛冽。吴为山走向大屠杀纪念馆,心情沉重。仿佛时间倒流到1937年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那逃难的、被杀的、呼号的……“我恍惚走向南京城西江东门,这里是当年屠杀现场之一。白骨层层铁证男女老少平民屈死于日军的残暴下。而在纪念馆扩建之时,又在地下挖出一批尸骨。极目西望长江滔滔,平静中有巨大的潜流,俨然30万亡灵冤魂的哀号。”吴为山回忆说。

如此重大的题材,如此重要的地点,如此壮观的场馆,吴为山当时一直在想,雕何?塑何?

首先是雕塑的立意,立意的基础是立场。是站在南京的方位看待这座城市的血泪,同情当年市民的苦难遭遇;或是站在国家民族的方位,看待吾土吾民所蒙受的劫难?对于立场问题,吴为山认为只有立足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兽行,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仇恨。今天的中国日益强大,今天的世界日趋文明,中国有自信来倾诉历史的灾难与蒙受的污辱。作为受辱者,中国有责任控诉战争,有责任告诉世界,和平是人类精神所栖。一个遍体鳞伤的弱国是没有能力祈求和平的。因此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崛起,祈望和平应当是整个作品的表现核心。

立意明确后,要解决的是作品的取材与形式。

“当时,有许多人建议几乎一致:入馆处表现屠杀的惨烈,尸骨成堆,尸横遍野,主建筑下面血流成河。”而吴为山则认为,纪念馆处于街区,在喧闹的现代商业、人居环境中,世俗生活情感与惨痛历史悲剧之间需要过渡。雕塑应当一目了然而又层层引人进入,悲情意识要由内而生发。因此,叙事性、史诗般群雕组合可产生这样的感情交响,波澜跌宕,起伏壮阔。它超越一般意义上灾难的描述,痛苦的诉说。

“在这史诗中所展现的人性美,足以鞭挞丑恶、罪恶,足以从灵魂深处渗入,而荡涤人类的污浊。它有别于单一化、极端化、脸谱化的捏造,而是以普遍人性为切入点作深刻的表现。”吴为山解释说。

在这恢弘的精神意象辐射下,一个强有力的旋律在吴为山的内心油然而生:

高起-低落-流线蜿蜒-上升-升腾!

它对应着:体量、形态、张力产生的悲怆主题《家破人亡》(11米高),继而是各具神态、体态、动态的《逃难》群雕(十组人物),再继而是由大地发出的吼声,颤抖之手直指苍天的《冤魂呐喊》。

2007年12月13日,吴为山的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纪念雕塑终于落成。纪念雕塑由《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个部分组成。吴为山完成作品后写下诗句并铸刻于雕塑大型纪念碑体:“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而不懈工作

从1996年吴为山为荷兰女王塑像获得赞赏之后,他在世界平台中所获得的肯定越来越多。2007年,他被授予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此前和之后,吴为山相继于2003年获得英国皇家“攀格林奖”,他是该奖设立50年以来,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亚洲艺术家;2010年获得中日友谊交流贡献奖,2012年获得尼泊尔文化部长奖,2012年获得斯洛伐克驻华大使特别奖。并在2012年获得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唯一雕塑金奖,这是该奖项设立122年以来中国艺术家首次获得此奖项。

或许也是因为在世界平台中不断被赞誉,吴为山已经将传播中国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责任,在西方世界中表达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已经游刃有余。他说:“我们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今天,中国尤其需要以文化大国的姿态、文化大国的自信和文化大国的健康心态参与多边文化交流。”2013年,吴为山就提出了“加大力度推进当代中国艺术国际交流”的建议,他认为:“当代艺术作为多重文化冲突中的重要角色,能以其独特的身份促进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认识、沟通和协调,我们应该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

吴为山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2014年9月18日,吴为山的作品《问道》在法国巴黎揭幕,这只是他向西方传播中国艺术的千百分之一。吴为山早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出色推动者。以雕塑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吴为山在中国文化的推动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出色推动者。

相对于各种称呼,吴为山总是将自己定义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回溯吴为山三十年的艺术生涯,艺术家的理想成就了吴为山。这位时代的造像者承诺:“今后将继续为世界了解中国,为中国了解世界,让中华民族的美影响世界,并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而不懈工作。”

关于协会 协会会员 协会活动 会员服务 新闻中心 作品赏析 艺术沙龙 学术报告厅 雕塑公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2-2019 南京市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学会 南京雕塑协会 南京雕塑院 南京雕协 南京雕塑